第250章 这是书院还是作坊?
作者:伟翰   大唐升官记最新章节     
    说到做到,第二日趁着韦弦空闲,寒云带着给小宝追加的教材,又和韦弦两人往云蒙书院而去。
    中间路过上河村的时候,还去看了看。
    乖乖,远离村落的下风口河滩上,整齐排列着一栋栋的猪舍,感觉比给人住的都好。
    高兰兴冲冲跑来,一边跑还一边擦拭着自己的双手,拍打着身上的衣物,生怕寒云笑话她。
    “县令,你可来了。”高兰见面说道。
    “你这话说得,我的这个县令多懒政似的,自己的辖区都不来看看。”
    “不知道县令来看人还是看猪啊?”
    知道县令为人和善,加上高兰的性子本就泼辣干练,也敢当面和寒云打趣。
    “都看,一来看看云阳养猪大王高兰,二来看看肥猪长势如何?”
    高兰转身前面带路,兴高采烈说道:“加了一些玉米芯和秸秆,如今的猪不愁吃,长势比纯粹喂养猪草好多了。”
    寒云一接近猪舍,就听见嗷嗷叫。
    “县令,别说,你教的什么流水线养殖,真好使。肥猪就像流水一样,一窝一窝生,一窝一窝拉走。就这么一点地方,拉走的肥猪可不少了。”
    说完,高兰还指着猪舍最后面的地方,“你看,那边的人都是等着拉猪的。”
    寒云远远看去,不得了,专门的拉猪牛车,看上去就像一个囚车一样。
    “腊肉产量如何?”
    高兰一指猪场的上风口,“那边都是,不适合弄成腊肉的,按照县令的安排,都弄到云阳集市去卖了。”
    “现在每月出一批,根本不够卖。 ”
    要不是当下面粉太贵,寒云好歹弄点水饺、抄手到集市去卖。
    要快了,明年后面粉就会进入普通的百姓家中。
    “村里的劳动力还够吗?”寒云问起。
    基本上整个上河村都在务工了,留村里的人空闲的时候就在家的边上种点蔬菜,平时就喂猪,做腊肉。
    那些个强装的男人,都去了云阳物运,每月能挣上千文回家。
    “给村里的老乡都说说,后半年每家都要存点粮食,也不要太多,能支撑到明年夏收就行。”
    这也就是贞观朝,但凡换到安史之乱的唐代,寒云绝对不敢让百姓留钱不留粮,除开受灾地区外,整个贞观朝的物价全国都相对平稳。
    “猪舍要加强一点保暖,多留点猪料,我已经让人从长安把脱粒的玉米芯都运回来了。应该够冬季的猪料了。”
    “好呢。谁人还不知,县令所言,那就是金口玉牙,都能成真。我这就去安排。”
    “对了,书院来这里买肉和买菜吗?”
    “买啊,别说,一个多月来,书院先生们的胃口越来越好,每天的肉食和菜食都在增加。”
    “是吗?”寒云心生疑问,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倒是韦弦在一边抿嘴傻笑,就是不说,想着到了书院,寒云一看就知道了。
    婉言拒绝了高兰杀猪宴请的邀请后,寒云又问了一些村里的事,问题还是出现在小孩子没人上学。
    尤其是现在小孩子也能挣钱,更没人想到这点。
    告辞后,寒云带着韦弦来到了书院。
    刚靠近书院大门,寒云就觉得味道不对,怎么觉得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酒糟味。
    难道三老头当真把酿酒和酒精产业化了?
    一进书院,差点惊瞎寒云的双眼,只见平时文弱的先生们,各个挽起袖笼,腰间缠着布条,活像一个跑堂的伙计。
    “来两个人,这边酒坊出酒了。”
    “来两个人,纸坊收纸了。”
    进去就是这种吆喝声。
    “四方,我知道为何书院的食物采购量越来越大了,书院的先生们都干起了体力活。”
    “扑哧!”韦弦终于笑出声来,“云峰终于知道了。”
    “只是酿这么多酒,没人喝啊。”
    寒云想起大唐的禁酒令,知道大唐没法大批量酿酒。现在的粮食喂猪都不够,哪有余粮酿酒。
    “呵呵,云峰忘记了,你给孙老和甄老的酒精酿造书上可写了,玉米也是酿酒的好东西。其实二老并非用粮食玉米,而是发现收获的玉米因为保存不当,有坏掉的一些,就用这些酿造了酒精。”
    “孙老说,酒精不入口,都是外用,不碍事。”
    “好是好,就是千万别集中放置,那玩意儿遇火就烧,猛得很。”
    两人走着,走着,到了存放酒精的地方。
    别说,三老头还是想到了这点,装酒精的罐子都是分散放置,中间还堆上了沙土。
    “弄了这么多出来?”寒云严重怀疑其中有高度白酒。
    “孙老说,这是救死扶伤的神药,就这点还不够军中使用的。”
    “对啊,三老呢?”寒云问道。
    “定是在后面山涧小酌。”
    “还说没酿酒。鬼才信。”
    转到山涧,远远就听见傅奕的声音:“我就说取晨露山涧水,加花香,酿出的酒别具风味吧。”
    “还是你厉害,硬是把孙老头要的酒精,兑成了花酒。”
    寒云听见甄老说出花酒的时候,再也忍不住了,哈哈大笑:“没想到啊,三老也会喝花酒。”
    傅奕听声,回头一看,见是寒云和韦弦两人,招了招手,让两人过来。
    “酒中自带花香,呼之花酒。”
    “晚辈只能说,此花非彼花。”
    韦弦上前行礼,她也是好久没来。韦坚完全被扔到了书院。果然没多久,韦坚骑着他的儿童车来了。
    “姐夫,姐夫。”老远就传来韦坚幼稚的声音,只是这个姐夫是谁教的呢?
    “小宝,过来,谁教你这样称呼的?”寒云拦下飞驰而来的小宝。
    小宝一脸茫然,反问一句:“不是姐夫教的吗?”
    瞬间,空气都凝结了,韦弦看着寒云,不知道是欢喜还是好奇。
    心中只是嘟囔:“藏得挺深啊。”
    “小宝啊。小孩子要讲实话,我什么时候教你如此称呼的?”
    寒云必须为自己正名,虽然他相中韦弦老久了,但是还不到需要靠一个小屁孩造舆论的地步。
    小宝一本正经答道:“给小宝的书上写了。我背给你听,父亲的父亲叫祖父………姐姐的丈夫叫姐夫。”
    “啊!这都行,不过小宝,此话不太对,我和你姐姐可不是夫妻关系。”
    “是么?最初小宝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山长教,丈夫,男子也。姐夫就是姐姐身边的男子。所以姐姐的丈夫不就是你了。”
    寒云当真是被小宝的逻辑打败了,说得好有道理,竟让他无言以对。
    傅奕当然知道小宝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丈夫一解为男子,还有一解专指妻子对夫的称呼。
    但是他就是不说,反而表扬了一句:“小宝知道扩展词意,字从意境,令老夫欣慰啊。”
    “那也行,反正早晚你都要这样称呼我。”
    寒云说完,摸了摸小宝的头,心中暗想:“这小屁孩从认识开始就一直在神助攻,姐夫不会亏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