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拯救仙草绛珠163
作者:不会飞咩   综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最新章节     
    贾瑚收丫头入房,对于忠勇侯府是一件大事。
    清竹馆在持续关注进展,梅兰菊三院也在等待着侯府第一位姨娘的诞生,疑似当事人邢岫烟就更不用说了,做事都开始走神了。
    而另一位疑似当事人香菱和侯爷本侯却是例外,香菱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参与了姨娘备选,还在忧虑着那天的唐突举动,思虑着要不要跟侯爷赔个不是。
    贾瑚同样不知道自己的床已经成了侯府众人的关注重点,还在为成功抵御美色诱惑感到自豪。
    就……很骄傲!
    不过很快他就笑不出来。
    几天过去,侯爷等的都望眼欲穿了,凤藻宫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既无人来还银票,也无人前来询问,哪怕是派个人来说声“谢谢”呢……
    没有!
    侯爷不开心,有人就要遭殃。
    五月初一大朝会,贾瑚情绪低落,本来没心思生事。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偏偏有那些个没眼色的,看不出侯爷明晃晃写在脸上的“宝宝不开心”,非要找不痛快。
    鉴于京营久疏战阵,武备松弛,存在以老充壮、吃空饷等情况,缺乏战斗力,景德帝打算对京营进行改革,草案在贾瑚还未回京时就已经在讨论了。
    罢京营旧制,除三营司哨掖等名,诸内臣俱裁之,于三营中筛选精锐十一万,并辽军扬威营,组为奋、耀、练、显四武营,敢、果、效、鼓四勇营,立、伸、扬、振四威营,共十二团营。
    革京营节度使名职,以大将一员统帅,称总督京营戎政,以文臣一员辅佐,称协理京营戎政,监以内臣。
    总督之下,十二团营由十二主将分掌,其下再设副参等官。
    先前景德帝对薛蟠高拿轻放,又封贾元春为妃,已经跟贾家达成了一致。
    而十二主将的挑选,景德帝也明说了,会从勋贵和武将中挑选才能之辈担任,用掌兵实权换取了勋贵对改制的支持。
    想要改变,又想要稳定,自然就少不了部分妥协。
    但这部分妥协也并不是无用,至少可以利用勋贵一脉和忠勇侯之间的“不和”,来限制忠勇侯尾大不掉。
    这种考量很正常,权利必须受到约束,才能防止野心的膨胀,避免对皇权的威胁。
    贾瑚没有意见,贾家和勋贵也同意改制,可以说皇帝已经为掌控京营摆平了阻碍。
    然而令人猝不及防的是,这一改变却引起了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就连张政都偏向了“祖制”。
    文官内部各派别平时也争来斗去,然而面对“武”的时候就会团结起来,形成“文”的统一,坚决不允许“武”的崛起。
    祖制可真是一块砖,谁需要谁就往外搬,显得十分廉价。
    但物美价廉,确实好用,尤其是一群文官团结起来的时候,他们引经据典,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来驳斥。
    忠勇侯作为缔造了开疆拓土功绩的杰出武勋,当代能打第一将,自然少不了被提及。
    “忠勇侯以为然否?”
    贾瑚越是不吭声,文官们就越得意,仿佛踩了贾瑚就是压制了所有勋贵武将一样。
    不知不觉就在朝臣心中成了团伙的旗帜代表,让贾瑚有些无奈。
    如今不想发言也不得不发言,不然看这情况改制还要被继续拖下去,正好他看这些文官的嚣张嘴脸也腻歪,那就别忍了。
    去吧,忠勇侯!
    “然!特别然!”
    “李大人说的太好了,本侯觉得十分有道理,祖制就是祖制,怎么能轻易更改呢?”
    “本侯记得,太祖时期,辽东未有如此规模,既然要严从祖制,那就将千里领土还给女真和蒙古吧,李大人以为然否?”
    “本侯记得,太祖修大夏律诰,官宦结党谋逆,诛九族,上皇尊太宗遗命,改为三族,既然要严从祖制,不如还恢复诛九族吧,李大人以为然否?”
    “本侯记得,太祖时大夏律诰有言,贪污过六十贯者,绞刑,既然要严从祖制,不若就让锦衣卫查一查谁该死吧,李大人以为然否?”
    “本侯还记得,太祖时,俸禄远不比现在,李大人,你说,要不要恢复祖制啊?”
    “本侯还还记得……”
    “李大人,你说话呀,你怎么不说话了?刚才不是叭叭的挺能耐嘛,怎么现在开始矜持了呢?”
    “李大人,你是不是怂了?”
    “李大人,你怎么又急了?”
    “李大人……哎呦卧槽!李大人吐血了!李大人晕倒了!来人呐,快把李大人抬下去埋了!”
    景德帝示意,禁军上前把李大人抬了下去医治。
    搞定!
    贾瑚抬手随意掸了掸大红蟒袍上不怎么明显的血迹,冲着文官们露出了和善的危笑。
    文官们集体一凛!
    娘希匹,这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文臣团体和勋贵武将们不管怎么争,大家始终都有一种默契,那就是不破坏“总体有利”的游戏规则。
    这个总体有利,指的是“臣”从“君”那里争来的整体利益。
    但是忠勇侯不一样。
    以前忠勇侯跟勋贵作对的时候,文官们对他观感还不错,自从以一己之力拖大半个朝堂下水以后,文官们就再也不喜欢他了,并且形成了共识:
    侯爷人面不知何处去。
    忠勇侯没有职业道德,更不遵循竞技精神。
    谁搞他,他不仅要搞回去,还无差别扫射所有臣子,主打一个“我不好过,大家都别想好过”。
    无视规则,不讲武德,根本没有当官的觉悟。
    文臣只是打压武将,而忠勇侯却总想把文武百官一锅端。
    他是在论新旧吗?
    不,他是想要所有人的身家性命啊!
    见文官们集体噤声,贾瑚也没有穷追猛打,毕竟整人只是其次,重要的是京营改制。
    “皇上!”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此时争来争去都是纸上谈兵。”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既然首辅大人、次辅大人、李尚书等皆言三大营好,不妨允臣率扬威营试一试,好不好,试过就知道。”
    “一万对十万,若扬威营败,臣封刀辞爵,所有家产归公,若扬威营胜,诸位大人奉上全部家财,辞官回老家种地。”
    “不知尔等敢应战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