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余波
作者:军魂寒鸟   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最新章节     
    梁安明显就不准备轻而易举的放过冯公子,这冯公子扑通一声就给梁安跪下了。
    “公子,不对,大爷饶命,真的劳命啊,我不是有意的,真的不是有意的!”
    现在形势不如别人,跪下认错也没有多少说不过去的,只是这冯公子一个劲儿的在那里认错,那模样那姿态,那动作要多标准就有多标准。
    不过却并没有让他太过于在自己面前哀求自己多少,反而是看着他。
    “你也是即将要科举,不过我不管你到底能不能够取得名次,不过这件事情我也会如实和负责科举考试的人说的,还希望你好自为之。
    要是他们发现你悔过了,允许你继续科举了,那是你应得的,要是你没有办法去参加科举,那也是你应得的,你不是要参我一本吗?我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要是真的放纵于你,再有其他的人被你欺负了,该当如何?”
    梁安根本就没有任何难为冯公子的意思,就这样大踏步的走了过去,而其他的人更是不屑的看着他,等到梁安一行人离开,这个冯公子脸色阴寒的看着梁安。
    “小子,你以为你在东青州得罪了我,打败了这几个家丁就能够有恃无恐,你想多了吧?
    我现在就回家,看看你这上洛州的解元公到底有什么样的身份,居然敢如此无视于我。
    不就是上洛州的吗?和我东青州也差不了多少,你有关系,难道我就没有关系吗?”
    冯公子如此恶狠狠的想着,还在那里畅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为官将梁安在脚架不住的羞辱,然后当着他的面要了他的两位貌美如花的娘子是何等的幸福。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刚返回自己的家,将自己的遭遇告知自己的父亲,而他的父亲,一位在东青州任职的官员,听着自己的儿子如此一说,立马就想到了自己至交好友。
    一个在京城当中文圣公公子孟广仁旁边做同僚的兄弟的话,瞬间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
    “等等,你说他是哪的?上洛州的?可是姓梁?”
    这一句话说的冯公子一愣一愣的,然后再得到确切的答复之后,这冯家家主可是惊出了一身冷汗,然后不用说,肯定是对他的儿子狠狠的一顿教育。
    至于梁安在离开之后却是对着孟按使了一个脸色,孟伯当仁不让就来到了梁安近前,他也知道梁安肯定是肚子当中窝着一肚子火,肯定是不会如此轻易的熄灭的,不然火阎王是这么轻而易举的叫出来的?
    果然如同孟伯所想,在被梁安叫到近前之后,梁安对他嘱咐几句,这个孟伯急忙点头,然后就脱离了队伍去和身后跟着的那几个像是游山玩水,也像是自顾自行进的队伍,传达命令。
    很快的,队伍当中一人脱离了队伍,向着东青城方向行进,要去东青城传达一些信息。
    就这样梁安他们暂时没有了继续游山玩水的心情,反而是看着在自己身旁的梅静静和上官婉儿。
    “你们这一次受惊了,我觉着还是应当尽快去洛阳,去我们真正有实力保证自己不会受欺负的地方吧。
    这一次还好我们人多,要是我们人少,可能真的就要让两位娘子受欺负了。”
    梁安刚说完梅静静和上官婉儿也没有说什么,急忙附和着梁安。
    虽然他们没有多少机会随着梁安游山玩水,不过梁安说了带着他们去洛阳,洛阳那可是大康最繁华的地方,去了洛阳也算是让她们见见世面了,
    就这样队伍快速的行进,直奔着他们的目标,上洛州眉山县,袁家镇牛家村方向而来。
    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孟广义被弹劾的事情暂时被压下。
    那弹劾孟广义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什么样的原因被完完整整的摆在了大康皇帝陛下,陈书宝的面前。
    陈书宝看到这个泄露的消息怎么看也不像是敌国的间隙松了一口气。
    “还好并不是周边小国,还有那和我们时可为敌的异族发现了我们的情况,不然又将在起战端。”
    不过这陈书宝刚将奏折扔向旁边一个火盆将它销毁,省的别人发现这些蛛丝马迹的痕迹,在陈书宝旁边,一个官员确实叹了一口气。
    “陛下如此英明神武,所有的事情事无巨细的考虑是我大康之幸,只是我们天天的考虑着这些事情,而且还要天天的拿钱才为异族输送,买平安,实在是有辱陛下英明。”
    陈书宝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形势不如人,虽然我大康儿郎们有一腔热血保家卫国,可是这热血总有流干的一天,总不能让他们平白无故的牺牲吧。
    而且他们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我们也不能让他们没有地方安顿和没有办法过日子啊。”
    陈书宝现在倒是有点儿妇人之仁了,不过他旁边的官员还要再说却是被陈书宝挥了挥手,继续自己的观点。
    “不过等到我大康真的不缺盐之后所有的儿郎都有一把子力气,我们就能够硬气起来,等到那时就算是不去主动进攻他们,可是断掉这些买平安的钱财丰富我大康也是没有问题的。”
    “陛下英明。”
    这官员不住的拍着陈书宝的马屁。
    “等到那时我大康进可攻退可守,这省下的钱财造福大康百姓,陛下绝对是千古明君。”
    陈书宝笑了笑。
    “什么千古明君不明君的,我也不希望在这历史上留下什么名声,只希望我大康的百姓能够过得很好,只是总有一些人不希望我大康的百姓过得很好,这到底是为何呢?”
    在焚毁了那寻找为何有人去弹劾孟广义之后,在陈书宝将那奏折焚毁之后又拿起了新的奏折,可是这一次还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总是和大康的黎明百姓挂在一起。
    等到陈书宝看完更是一拍桌子。
    “这孟家实在是无法无天,蛛丝马迹显示,那被梁安这小子和孟广义去天南道的时候剿灭的山寨,居然和他们有蛛丝马迹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