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烂摊子
作者:我就是个摸鱼的   体制诱惑:重生后我立马考取公务最新章节     
    “高新区存在的问题不小啊。”
    一行人走在宽阔的街道上。
    就在当天下午,谢成云就让办公室通知高新区管委会,第二天上午他将对高新区进行调研。
    此时,一行人就有市长谢成云、常委副市长马成、副市长谭娟,还有市政府办主任林勇、政研室主任曹达勤等人。
    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主任黄昌佑,还有几位副主任等,陪同调研。
    高新区刚刚建成两年,与当初谢成云在诚县久盛镇搞的金五开发区时间差不多,但两者的发展差距一目了然。
    街道倒是规划得很宽阔,主干道是双向八车道的沥青路面,连接北面到市区的道路,两旁高楼林立,还有成片的低矮厂区。
    但据谢成云的了解,这些写字楼入驻的企业并不多,很多都空置的。
    “市长,这家企业是一家电子厂,是我们高新区的龙头企业之一。”
    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石成海指着右手边的一家公司介绍道。
    “走,我们进去看看。”
    在谢成云的带领下,大家向这家“玉书省青竹市茂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走去。
    一路之上,黄昌佑板着一张脸,面无表情,对谢成云的到来似乎并不高兴。
    但作为市长,谢成云要调研高新区,他也无力阻止。
    高新区发展什么样,他心里当然门清。
    调研了大半个小时了,虽然谢成云并没有对高新区的发展现状予以置评,也很少表态,看不出是否满意,但黄昌佑能猜到几分,虽然心里不服谢成云这位市长,却忍不住有点忐忑。
    在这家公司转了一圈,听取了负责人的简介,谢成云粗略了解了公司的情况。
    其实这就是一家电子元件代工厂,并没有多少科技含量,年产值也仅有一两千万,并不适合“高科技”的范畴。
    在诚县的时候,谢成云当时建设金五开发区,为什么叫“开发区”,而没有命名为“科技园区”,其实就是明白两者之间的差异。
    所谓“高新区”,当然是以高科技企业为主体的园区。
    对这些企业,政府会出台不少的优惠政策予以支持和扶持。
    可是金五开发区,除了有高科技公司,也有生物医药、物流、建材等公司,其定位与高科技完全不一样,政府的支持政策也相应发生较大变化,主要以基建、水电等方面的优惠为主。
    看来青竹市高科技园区,虽然挂了个“高科技”的名头,其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整成了一个大杂烩。
    转了一圈下来,造纸厂、电子厂等等“一锅烩”,乱七八糟的,难怪搞不起来。
    在这家电子厂粗略的看了看,一些人就返回了管委会。
    青竹市高新区管委会大楼倒是修建得挺气派,九层的大楼,全部是玻璃幕墙,看起来非常具有科技感。
    大家坐在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首先由市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黄昌佑对高新区的情况进行汇报。
    随后,谢成云发表了讲话。
    他说:“同志们,这是我第一次到我们高新区来调研,说实话,看到和听到的情况让人触目惊心啦。”
    谢成云脸色严峻,扫了会议室一眼,“高新区成立两年多来,发展情况并不满意,虽然有各种客观因素,但我感觉,就两个字‘思想’!”
    “前几天,我带领一个考察团到南岳省进行考察学习,当时也征询了高新区的意见,可是高新区竟然一个人都没有派。这次学习,给我们考察团的震动非常大。”
    “我们的高新区搞得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明白,这里我不多说。但是,市里既然下大决心搞了高新区,高新区就应该排除万难,将其尽快发展起来。”
    “对高新区建设,我虽然没有搞过,但对园区建设,我也是有经验的。估计有人听说过,我在渝州市久盛镇工作的时候,条件如何我就不多说了,总之,我们还是在短短两年里,将诚县金五开发区搞了起来,现在已经成长为拉动诚县经济发展的引擎,在渝州市的所有园区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不管是高新区,还是普通工业园区,其实都大同小异。我们青竹市位于西部内陆,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改变不了,但如何‘种好梧桐树,引得金凤凰’,这可要大家下力气去搞了。”
    “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味的坐在办公室,坐井观天,不主动走出去招商引资,怎么能引来金凤凰?”
    “前面的事情我就不说了,现在我要求,三个月之内,高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必须有一个较大起色,并且引进来的企业,必须符合‘高科技’的身份。”
    “另外,已经在园区的企业,但不符合园区建设标准的,管委会要想办法将其迁移出园区予以安置,这件事可以报请市里其他相关部门予以配合。”
    “总之,如果三个月之后,高新区的发展仍然没有起色,到时候市政府将对高新区管委会的领导班子予以追责,我也将会提请市委常委会对管委会班子予以调整。此谓‘言之不预也’。”
    会议结束之后,谢成云就返回了市政府。
    下午,谢成云前往市委大院,就高新区的发展与周书记进行了交流。
    “成云市长,说实话,高新区的建设当时还是仓促了一些。”
    坐在沙发上,周书记感叹了一句。
    谢成云并没有插言,只是静听书记的下文。书记的意思他懂,就是说当时市里搞高新区的时机并不成熟嘛。
    “两年多前,林启波调任我们青竹市市长。可能是急于求成,老林并没有准备充分,就仓促的搞起了高新区。对此,其实我心里并不赞同,但为了班子团结,加上他情绪高昂,根本就一意孤行,仍然搞起了高新区。”
    “我知道成云市长你以前在诚县的时候,搞过经济园区,叫什么......,对,金五开发区,并且搞得很成功,是不是?可是老林哪有成云你的能力呀,仓促上马,资金不到位、人员准备不足,为了尽快将高新区搞起来,什么乱七八糟的企业都引进来了。”
    “结果高新区还没有搞起来,老林就因为贪腐落马了。那个时候我才明白,搞高新区是假,以这个为名目捞钱贪腐才是真。可是已经是既成事实了,市里也不可能置之不理,于是在我的干预下,市委这才仓促决定由昌佑担任书记,收拾烂摊子。”
    “现在成云你来了,我就放心了。希望能在你的亲自指导下,尽快的将高新区搞起来。在这里我表个态,市委一定全力支持高新区的发展,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政策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