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御池(四)
作者:冷月一江秋   穿越乱世保命指南最新章节     
    肖元元抬起眸看向杨坚,低低道了一声:“是。”
    杨坚顿了一下,笑道:“那本《政经学》想必你学得不错,不然也不会将这肖氏商行做到如此规模。”
    肖元元一顿,心中暗觉得不好,从小得出经验是,但凡有人夸你,大都有所图谋。杨坚此时夸她,说不定是想让自己把那本《政经学》默写下来。
    她肖元元哪有这个本事,当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回道:“不瞒陛下,奴婢自小读书就差强人意,学习的时候只顾着逃学喝酒去了,正儿八经的学问,真是一点都不会。”
    杨坚脸色一变,这下想提出让肖元元默写成书的话头,一下被打断了。
    杨坚略略思忖了一下,道:“朕听闻,你在江都城办了学堂?”
    肖元元点了点头,回道:“陛下远在千里之外,日理万机,却连奴婢这点小事都知道了,真是事无巨细,细致入微呀!”
    这老头儿怎么天天盯着我呀!
    “呃……”杨坚听出了肖元元话中嘲讽的意味,解释道:“是晋王告知于朕的。”
    肖元元暗暗腹诽道:当然是晋王打的小报告,朝廷不还为此颁布了一条法令,让行商之人不得作官么?
    肖元元缓缓回道:“是,不过是教些四五岁的孩童认些字,顺便帮商行里员工伙计带带孩子罢了。年前奴婢见学堂的人越来越少了,心想着要不要把学堂关掉呢!”
    杨坚怔了怔,道:“教人开悟,乃大善之举,肖娘子不必急于放弃。”
    肖元元回道:“朝廷曾发布法令,行商之人不能作官,那学堂乃是商贾之人所办,虽说那里的学生不尽是商贾家的孩子,但耳濡目染,终究会染些铜臭,受到影响。
    朝廷就算当下不会阻止那些孩子科考,可谁日后会如何呢?
    若为此断送了那些学子的仕途之路,岂不是奴婢的罪过。”
    杨坚一噎,肖元元的担心不无道理,倘若肖元元真能教出一批学子出来,他难道真得敢用么?
    就算像肖元元这般极其聪明,且无半点逾矩的人,他尚且十分防备,若多几个肖元元,杨坚恐怕看都看不过来。
    杨坚看了看湖中的荷叶,状似不在意道:“也罢,终归是肖娘子自己的事,自己决定就好。”
    肖元元也看向湖中的荷叶,开口道:“奴婢知道,陛下一直担心奴婢心怀不轨,所以,一直让晋王对奴婢多加监视,事事关照。”
    杨坚一愣,没有想到肖元元竟然直接与他将此事挑明了,杨坚转过头去,看向肖元元,肖元元接着道:
    “奴婢完全能理解陛下的做法,奴婢搞这么大阵仗,任谁看到都会觉得心里不安。更何况陛下心系江山社稷,陛下想要民生安定,四海升平,便不能允许有意外出现。
    奴婢就是个意外,莫说是陛下,就算是奴婢自己看自己,都觉得不放心。”
    杨坚开口道:“你不必担心,起码目前来看,你的所作所为,并无害人之举,相反——利国利民。”
    肖元元笑了一下,道:“那是因为陛下心怀宽仁,顾及着公主,也顾及商行里的上万伙计的生计。
    若是换个糊涂贪心的,早将奴婢的商行据为己有了。”
    杨坚怔了怔,他不是没想过要将肖氏商行收于囊中,确实是投鼠忌器,怕肖氏商行的变动会惹出动乱来。
    杨坚意有所指,道:“糊涂贪心?朕问你,倘若不糊涂,当如何做呢?”
    肖元元支起下巴,回道:“若是奴婢,必会不惜任何代价,哪怕伤筋动骨也要把商行抢过来!当然,动静越小越好,伤害越轻越好。”
    杨坚失笑出声,道:“你是在劝朕夺你的商行么?”
    肖元元摇了摇头,道:“不是,奴婢是认真的。”
    见肖元元一脸严肃的模样,杨坚敛起了笑容,问道:“莫不成——你要将商行献于朝廷?”
    肖元元摇了摇头,回道:“还不是时候!”
    杨坚忙问:“为何?”
    肖元元想了想,解释道:“陛下,还记得刚刚奴婢所提到的那本书么?”
    杨坚怔了怔:“《政经学》?”
    肖元元点了点头,回道:“奴婢往异世走了一遭,像奴婢这般不学无术的,都能创办起商行来,陛下就不想知道,异世究竟是个什么情形么?”
    杨坚本想晚些时候慢慢问,但见肖元元主动提了出来,便道:“异世……究竟是个什么地方?”
    肖元元轻启朱唇,回道:“神仙住的地方。”
    杨坚好奇地问道:“神仙?那——那边人会飞么?”
    肖元元点了点头,道:“人跟我们都一样,但穿上飞行衣就能飞。但是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政经学》。”肖元元把话题拉了回来。
    杨坚恍然地点了点头,道:“《政经学》——你的意思是说在异世,朝政与经商是一体的?”
    肖元元松了一口气,道:“陛下英明。陛下有所不知,在那里,农民是不用缴税的。”
    杨坚瞪大了眼睛,道:“不缴税?那何以来养军队保家卫国,何以来奉朝廷兴国安邦?”
    “呃……”肖元元顿了顿,解释道:“只有农民不用缴税,其他的商户还是要缴的。”
    “那也不够啊!”杨坚不解道。
    肖元元想了想,回道:“其实,奴婢要说的重点是,农民之所以不用缴税,是因为朝廷有钱买农民的粮食。
    而朝廷的钱从哪里来?一则是来自于商户的税收,二则就是朝廷他自己也做生意。”
    杨坚不由得凑近了,问道:“朝廷做生意?有什么益处呢?”
    肖元元掰着手指头数道:“打个比方,今年大隋朝全国上下产了一万斤的稻米,朝廷收税收了四千斤,那么在民间,全国的百姓一共分吃六千斤稻米,对么?”
    这个算数很简单,杨坚自然听的明白,于是点了点头。
    肖元元又道:“可是,这六千斤不够百姓吃,总有那么一小撮人吃不到,就会饿死,于是,民间的粮食价格就会非常高,高到有一小撮人吃不起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