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单章(又想聊点别的了)
作者:第十一页   综漫从王手开始的二次元召唤师最新章节     
    这里是单章,觉得没意思的可以跳过。
    如题,聊题外话一直以来都是我比较喜欢的事情,因为真的有很多话想要跟大家说。
    糟糕,忘记之前想说什么了……容我思考一下。
    嗯,今天早上的时候,遇到一位读者吐槽主角一直在为了钱奔波,觉得用金钱来给外挂书充能是一个败笔,因为在他看来,世俗的金钱在理论上是毫无意义的货币。
    怎么说呢,这位给我的感觉,年龄应该不超过高中。
    因为我在高中时期,甚至是大学时期,想法跟他差不多,金钱本身是毫无意义的,不值得追求,我们应该追求更多更美好的东西。
    于是我开始写小说……
    然后……被现实生活毒打过后,我相信大多数人最终还是会活成曾经的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或许有不少读者看到这里会不以为然,不过请记住这句话,因为二十年后……大概你永远都不会忘记这句话。
    明白什么叫做刻骨铭心。
    说到底,人类从历史上学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自历史上学到教训。
    先说一下,我跟这位读者聊得其实挺开心的,嗯,我单方7面蛮开心的。
    虽然不知道他是否能坚持到这里。(笑~~)
    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样的。
    金钱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是因为人类赋予了金钱意义,金钱才有了意义。
    对于一个写小说的人而言,金钱本身的设定其实挺有意思的。
    人类最开始是没有统一货币的,所以只能以物易物。
    不同货物之间没有一个标准的刻度去衡量。
    比如米和肉,买过菜的都清楚,正常情况下,肉是比米要贵一些的。
    当然,如果硬要拿一些被炒作到天价的米和一些病猪肉来杠的话,我觉得这个话题就没必要聊下去了,所以我才会强调,正常情况下,肉比米要贵。
    在没有金钱作为衡量标准的情况下,两种不同的货物在等重的前提下,本身价值就是不对等的,很难有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毕竟我出门就是想买一斤米以及其他需要的货物,我不可能为了卖米的方便就把对方的米全买了,然后拿着多出来的米去换别的我需要的东西。
    所以金钱就在这样的前提下应运而生了。
    最初期,人们使用珍珠,贝壳,甚至是鸟类羽毛等充当货币。
    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以上替代品最终还是被金银铜给淘汰了。
    当然,我们这里不是想要把历史念一遍,所以就快进吧。
    金钱在我看来,是寄宿着愿力的。
    很多商铺,公司都会供奉财神。
    可以说只要人类不灭,财神的香火就不会断绝。
    假设有信仰神的情况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钱这个本该没有意义的东西已经成为了左右人类生死的利器。
    因此,对于作品世界里存在神明的作者而言,金钱在设定上确实是存在愿力的。
    所以我才把外挂书的充能方式设定成需要金钱充值。
    然后这位读者就说,可以不用金钱充值。
    口胡王世界不是以卡片为主体嘛,那就让主角分解卡片,然后用分解出来的东西给外挂书充值。
    然后我对他说,卡片也是需要用钱买的……
    他回答说,世俗的金钱是可以被操控的,而且分解卡片的话,有可能运气好大爆什么的。
    就算主角分解卡片大爆,那么问题来了,今天大爆一次,明天还能大爆一次?天天大爆?
    就算天天大爆,最初的几张卡片,难道就需不需要用钱买了?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吃饭需要钱,教育需要钱,甚至上厕所的纸也要用钱去买。
    难道工厂印卡就不需要用钱买材料了?
    或许有人会说,2块钱的彩票中奖了能换几千万。
    那么问题来了,云心游那个外挂书吞钱速度有多快?
    我简直无力吐槽。
    而且主角每次买2块钱彩票都能中大奖的话,有脑子的读者又要骂我脑残了。
    事实上现实中买彩票中过2次大奖的人确实存在,只不过这个概率是很低很低的。
    我只能说,除非躲到深山老林里一辈子不与外界接触,否则金钱就是必不可少的。
    我最近越来越意识到,番茄的读者年龄普遍偏小,搞不好连小学生都有……所以我说这些,大概是没什么意义的。
    不过我依旧打算说一下,毕竟天才总是存在的。
    而且我敢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读书是为了什么?
    简单来说,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阶层。
    在种花家,人人生而平等。
    这里的平等是人格上的平等,却不是地位上的平等。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一说。
    不可否认,公平是存在的,但只能是相对的公平,而不是绝对的公平。
    《夏洛特烦恼》里,袁华的一篇作文《我的区长父亲》获奖了。
    这个是他本身有才华才获奖的吗?
    看过原着的我觉得,袁华确实是有才华的,但是更关键的是,他爸爸确实是区长……
    话题回到读书提升阶层。
    我为什么说读书可以提升阶层?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在古代,人们会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很有学问。
    好吧……不扯竹简了。
    这么说吧,古代的知识是垄断的。
    大家都知道读书人可以当官,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是你想读书就能读书的吗?
    假设皇帝要册封100个官员,前提条件是能读写文字。
    可是会读写文字的人只有200人,那么能获得官位的人就是二分之一。
    这个计算没问题吧?
    在假设,识字的人从200变成了1000人,皇帝依旧只要100人呢?
    这样一来,争夺100个官位的人就从原来的200人提升到了1000人。
    中奖率从二分之一变成了十分之一……既得利益者当然受不了了,所以要禁止知识外流,上层必须垄断知识,才能保证自己家族的利益。
    然而基础知识的垄断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正在获得好处的,只有既得利益者的官员以及世家。
    这里解释一下官员为什么一定要识字?
    什么读书明理之类的就不扯了,说点浅显易懂的。
    作为一个官员,你不识字,那么皇帝给你的命令,你就看不懂。
    圣旨下来了,官员不识字,那就必须有人帮忙翻译。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翻译万一想搞你呢?
    假设圣旨让你去杀掉谋反的李家,结果翻译那个人与李家有旧,骗你说皇帝让你杀薛家……然后你真的去把薛家满门抄斩……那么在皇帝眼中,你跟李家就成了共犯。
    谋反是要诛九族的,懂?
    所以当官的必须识字,这才不容易被人忽悠。
    我为什么一直在强调识字?
    因为在古代,你只要识字,你就是个人才了。
    所谓的学富五车,换算到今天……文字量还比不过你看一本稍微长一点的小说……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读书人有读书人的圈子,下里巴人有下里巴人的圈子。
    你身份不到位,人家是不可能让你进圈子的,丢不起那个人,明白吗。
    话题回到读书可以提升阶层这里。
    我国代清时期,因为闭关锁国的缘故,不与外界接触,结果等反应过来的时候,人家已经是洋枪大炮了,我们这边还在用弓箭……
    落后就要挨打……
    儒家用2000年告诉种花家人,单纯只靠儒家治国是不行的……
    我们必须发展科技,至少要有自保之力。
    只要懂点历史的都知道,儒家思想说白了就是“君君臣父父子子”,是统治者用来禁锢治下民众思想的工具。
    因为统治者需要,所以儒家上位了。
    那个……好像又扯到题外话了。
    这么说吧,国家现在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一直在大力培养人才。
    只要你有能力,就有可能混进核心圈子。
    或许有人会说,我现在学习努力,以后发现自己不是搞科研的料,所以不搞科研,出来当商人了怎么办?
    问出这个问题的人,有点蠢啊……人是社交动物,只要是人,就不可能一个人都不认识。
    如果这么说还不理解的话……那么人生三大铁中的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总听说过吧?
    学生时代的友谊是最为纯粹的,因为不掺杂过多利益。
    社会人都清楚,你的同事表面上和和气气,背地里,他很可能是最希望你死的那个。
    因为你跟他干着相同的工作,很有可能会把他挤走。
    假设,你在学生时期与一些未来注定会在一些领域上有所建树的人成为了挚友,那么问题来了,等你以后出到社会了,这些人发达了,你上门求助,人家会不会一脚把你踢开?
    踢开的或许有,但是这些人里,只要有一个愿意拉你一把,你就有了一个风口。
    这么说能明白吧?
    不明白的话,等你们进入社会就明白了。
    当然,单纯只靠别人是不行的,归根究底,自己的人生还是需要自己去过的。
    所以自己也必须有一定的能力。
    可是提升自己以及结交朋友,其实并不冲突。
    思维有些混乱了……先说到这里吧。
    本来还想聊一下卡片设计思路了,不过……算了……
    以上